凤庆要闻
进入初秋,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武伟村的石榴基地里硕果满枝,红彤彤的石榴如同一颗颗红宝石,镶嵌在树枝绿叶之间,果农们穿梭于石榴丛间,娴熟地采摘、分拣、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的天气比去年好,石榴产量也更高,每天我家都要请十多人帮忙采摘、分拣、包装,今年毛收入估计在9万元左右。”种植大户段明宣开心地说。武伟村位于凤庆县最北端的黑惠江沿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这里日照充足,降水充沛,沙土排水良好,具备软籽石榴的生长条件。软籽石榴相比传统硬籽石榴最大的优势在于果仁可食,改变了人们对石榴的传统“麻烦果”印象,而且果汁丰盈,甘甜可口,富含花青素、石榴多酚...
日期:2024-10-31来源:学习强国平台浏览:179 次
近年来,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诗礼乡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通过推行“江北公约”,以文化为引领,推动乡村文明新风尚,绘就了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移风易俗并非摒弃传统,而是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因此,诗礼乡积极挖掘和整理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如民间艺术、民俗节庆等,通过参观诗礼书斋、进士故居等,以听老一辈讲历史故事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同时,积极鼓励村民们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日常生活中,如在家门前悬挂家训、布置传统装饰等,让文化成为乡村生活的一部分。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中,诗礼乡注重培育文明新风,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倡导村民们树立正...
日期:2024-10-31来源:云南网浏览:181 次
鲁史镇种植临沧坚果21500亩,覆盖12个行政村1133农户,投产面积12000亩,2024年鲜果产量近1100吨,产值达1000多万元,坚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促农增收又一支柱产业。“都是10多年的坚果,为什么我们的产量就是没有别人家的那么高”永发村坚果种植户郭平政说;“永德人家的坚果1棵就产100多公斤,产值就达近1000元,我种得也多,为什么效益没有人家的好,就想着怎样让自家的坚果产值得到提高,可是不知道怎样开展有效管理”永新村大平掌小组村民杨德昌说。鲁史镇发展种植坚果产业已有十多年时间,但产值一直出不来,群众在坚果提质增效中不知道如何开展,对促进群众...
日期:2024-10-31来源:鲁史镇浏览:171 次
近年来,凤庆县三岔河镇持续巩固传统核桃产业,不断优化技术指导服务,推动核桃产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眼下正是核桃加工的时节,进入三岔河镇的街头街尾、村子院落,随处可见村民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熟练地将果仁饱满、皮薄个大的核桃进行破壳、取仁、分拣,一派繁忙的场景.....“敲核桃是有讲究的,敲得好了,剥的时候才能顺利地把核桃仁取出,这是一个技术活,用力要适中,但一定要使核桃壳裂透,还要保证核桃壳不碎掉,这才能进入剥核桃皮的环节。”农户李芸一边轻松自如地敲着核桃,一边自信满满地说道。核桃破壳之后,便到了取果仁的工序。只见剥核桃的工人们每个人手里面都拿着...
日期:2024-10-22来源:三岔河镇浏览:203 次
10月17日下午,鲁史镇专职消防队接到紧急通知,一辆满载烤烟的大货车在山路上发生侧翻,急需救援。时间紧迫,险情严峻,鲁史镇专职消防队迅速响应,立即调派精干力量赶赴现场展开救援行动。事发地点位于鲁史镇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上,这辆大货车由于车速过快,加之山路狭窄、弯道众多,车辆在急转弯过程中失控侧翻,车身横亘在路面上,严重影响交通。车上的烤烟散落一地,情况危急,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迅速展开勘查。此时,事故路段已经出现了交通堵塞,车辆排起了长龙,滞留在路上。为尽快恢复交通,确保其他车辆安全通行,消防队队员们迅速制定了救援方案,决定首先挖掘便道疏导交通,并同时开展...
日期:2024-10-21来源:鲁史镇浏览:168 次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灵魂和保障。近年来,凤庆县三岔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紧紧围绕理论宣讲、文明实践、环境整治、群众文化阵地建设等工作,坚持以乡风文明之“魂”筑牢乡村振兴之“基”,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聚焦党建引领,构建乡风文明之“基”。三岔河镇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抓手,将主题党日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改陋习、树新风,凝聚起党群联动的强大合力。以“党建+文明实践”的方式,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结合...
日期:2024-10-21来源:三岔河镇浏览:176 次
近日,腰街彝族乡青年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表率作用,为意外残疾的村民罗绍春发起了一场爱心捐款活动,并协助其办理住院,青年党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真的太感谢你们了,给我捐款又帮安排住院,让我又看到了希望,除了感谢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罗绍春一个劲地说着感谢。罗绍春,家住函关村牛过口小组,现年35岁,原本即将开启幸福生活的他,不幸在一次外出农事活动中摔伤,导致脊椎受损,无法行走。目前家中只有他一人独自生活,受伤后日常生活由其妹妹照料。青年党支部得知这一情况后,召开支部会议,提议组织爱心捐款活动,为困难群众生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日期:2024-10-21来源:腰街彝族乡浏览:300 次
“现在不再担心饮水不够问题了,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在凤庆县新华乡瓦屋村茶房易地搬迁安置点,一提到水村民们便纷纷表达起了对人大代表的感激之情。自“民呼我为”工程开展以来,人大代表们不仅用心倾听群众的心声,更是将双脚踏进了田间地头,用实际行动回应着群众的期盼。茶房易地搬迁安置点饮水问题的解决,正是“民呼我为”工程下的一次生动实践。不久前,新华乡瓦屋代表小组了解到茶房易地搬迁安置点群众生产生活用水“愁”,于是迅速行动,组织代表们深入一线调研,找出了管道布局不合理、管道老化及管理不善的“症结”。针对存在的问题,瓦屋代表小组9名人大代表牵头组织安置点...
日期:2024-10-17来源:新华乡浏览:176 次
75年沧桑巨变让人豪情满怀,75载奋斗征程书写壮丽篇章。国庆节期间,彝乡郭大寨各界人士齐聚集镇中心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活动。活动以“歌唱祖国”为主题,全乡机关干部,村民群众、学校师生、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等各界代表共600余人,以吟诵诗篇、歌唱祖国等方式,共同表达对祖国母亲生日的祝福。国旗鲜艳、迎风飘扬,现场气氛喜庆而庄重。“这就是我的祖国,这就是我深深爱恋的祖国……”在铿锵有力的《盛世中国》的朗诵声中,庆祝活动拉开序幕。年轻的朗诵者们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情感,表达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朗诵结束,歌声飞扬。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
日期:2024-10-10来源:郭大寨乡浏览:164 次
近来,腰街彝族乡复兴村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把污水治理作为提升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抓手,采取“村集体经济支持一点,社会集资一点,政府补助一点,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的模式,因地制宜建设“大三格、小三格”,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走进复兴村,村、组干部及群众分工协作、有序配合,挥锄翻土、编竹篱笆、挖坑栽苗,一些村民正在挖渠、排管、填土,人工、机械齐上阵,一派忙碌景象。村民房前屋后,绿树成荫,入户硬化道路四通八达,路面干净整洁,小菜园、小花园绿意盎然、花团锦簇。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和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党员...
日期:2024-10-09来源:腰街彝族乡浏览:422 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辉煌时刻,凤庆县新华乡以“四个一”活动,为祖国母亲献上了一份满怀深情与活力的贺礼。一场宣讲,传递真理之光。新华乡党委书记结合当地实际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深入解读,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对全会精神的认识和理解,特别强调了如何在实践中贯彻新发展理念。鼓励全体党员干部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厚植人民情怀,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新华乡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一部专题片,展现伟大征程。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今天走进云南》专题片,共同领略各族人民在党的全面领导下,经历了从贫...
日期:2024-10-08来源:新华乡浏览:180 次
希望的田野:凤庆县鲁史镇犀牛村——烤烟撑开农民钱袋子在凤庆县鲁史镇犀牛村,2008亩烤烟在阳光的照耀下,绿浪翻滚,长势喜人。这片生机勃勃的烟田,不仅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更是犀牛村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所在。走进犀牛村,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和烤烟特有的芬芳。烟农们穿梭在田间,忙碌的身影与翠绿的烟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他们精心呵护着每一株烤烟,仿佛在照顾着自己的孩子,从育苗、移栽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犀牛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烤烟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这里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农业技术人员的悉心指...
日期:2024-09-29来源:鲁史镇浏览:240 次
为进一步提升边疆少数民族科学素养,助力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近日,县科技局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腰街开展核桃坚果产业健康发展及病虫害防治培训,并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科技局邀请县林草局专业技术人员到腰街进行培训,向核桃坚果种植户详细讲解了核桃坚果常见的病虫害种类、识别方法及科学防治技术。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面对面交流答疑解惑,农户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掌握了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还学会了如何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我家有将近20亩的核桃,这几天正忙采摘呢。核桃病虫害也时有发生,一般情况也不怎么打理或是用肥料、农...
日期:2024-09-27来源:腰街彝族乡浏览:162 次
走进洛党镇和德村,干净整洁的柏油路、错落有致的小洋楼、活动场所上空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画卷,放眼望去,绿油油的桑树铺满田野山林。在红丰小组蚕农家,大蚕长势喜人,蚕农们正忙碌着喂食桑叶、整理蚕架,大批秋蚕开始陆续上簇,将完成吐丝、结茧、脱茧、销售,蚕农们丰收在望。“我家已养了10多年蚕,有六七亩桑园,现在是第四季的中秋蚕,养着两张。明后天就可以上簇,这波可以卖得3000多元,一年四季可以卖得一万多元。”和德村红丰小组蚕农杨成菊说。据了解,该村共有桑园面积378亩,养蚕农户59户,今年养蚕255张,共交售鲜茧7080.7公斤,产值36....
日期:2024-09-26来源:洛党镇浏览:115 次
中秋节来临之际,为营造浓厚节日氛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让“一老一小”以及更多的特殊群体感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关怀。洛党镇携手爱心企业——云南博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关爱“一老一小”中秋走访慰问活动,为洛党镇20名特困老人和留守儿童送去慰问品以及节日祝福。每到一户,慰问组都详细询问老人和孩子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以及监护人履行职责等方面的情况,提醒他们天气渐凉,注意适时添加衣物,保重身体,将满载着节日祝福的月饼、大米和食用油送到他们手中,老人和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份份慰问品,一句句关怀的话语,让老人和孩子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企业及全社会的温暖关怀...
日期:2024-09-26来源:洛党镇浏览:112 次
6 7 8 9 10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