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谭波同志深入郭大寨乡、三岔河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就烤烟生产、人居环境、项目建设、林下经济、“大棚房”整治成果巩固、畜牧产业等重点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实地走访脱贫户、监测户。
谭波指出,烤烟产业是我县一项利农惠农的重点产业。一是全面春耕备耕,做实服务保障。当前正值春耕备耕、育苗管理的关键阶段,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要强化分析研究,确保人、地、苗、物资全部对应,要加快职业烟农的培育,要稳定优质烟区,切实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二是充分发挥作用,健全联农机制。兴农合作社要充分发挥作用,在技术指导、物资调运、燃烧机烟夹操作台等维护维修都要做足准备,要理清联农带农以及壮大村集体经济情况,不断健全完善机制,确保财政投入资金形成的资产有人管、不流失、有收益。
谭波强调,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推进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落地落实。一是组织群众“自己动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凝聚人心、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的领导作用,以自然村为单位,通过政府补助一点,村集体支持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常住户卫生厕所改造要实现全覆盖,自然村公厕建设要宜建则建,要因地制宜通过“大三格”“小三格”加快农村污水的收集治理。二是紧盯源头减量,提升治理水平。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机制,探索建立上门回收、定人回收、就地利用、原地处置、转运自费等相关工作机制,以最小的成本,妥善处置各类生活垃圾,提倡源头就地消化;要持续开展集中大清扫、门前三包等制度。
谭波要求,要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要结合实际,用好用活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让资金实现效益最大化,要善于谋划项目包装项目,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参与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一是创新合作经营模式,加快推进产业发展。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带农作用突出、综合竞争力强、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新农业经营合作机制,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建设,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要借鉴孟连牛油果产业“334”利益分配模式、蒙自蓝莓产业“622”合作共赢模式,结合实际,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初加工、家庭农场、小作坊、种养大户、普通农户等串联起来,让更多群众参与发展产业,促进群众持续增收。二是用活用好政策,用心用情服务。乡村振兴、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等部门以及各乡镇要落实政策,强化服务,加强指导,让群众吃上“定心丸”,增强群众大干产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谭波还听取了郭大寨乡巩固“大棚房”专项整治行动及其回头看工作成果,要求要持续加大排查力度,坚决防止回潮反弹。在调研过程中,谭波随机走访了郭大寨乡大立色村部分脱贫户和监测户,通过查看米缸、肉食、衣被、饮水等,详细了解他们收入来源、开支情况、家庭人员、政策享受等情况,询问生产生活方面还有什么困难,耐心讲解民生政策,鼓励他们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以及自身努力下,相信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邱永平,县政府办公室、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要领导全程参加调研。